近日,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在山西夏縣±800千伏某線路,開展省內首次利用無人機機巢遠程控制無人機自主飛行工作。這標志著山西電網骨干網架進入無人機巡檢無人值守“機巢時代”。
山西電網是全國最為復雜的電網之一,70%的線路位于山區,更有近65%的線路屬高山大嶺,只通過人工巡視效率很低。
“以前巡視山區中10公里的線路,得一個山頭一個山頭地爬,兩個人最快也要兩天時間。”國網山西超高壓輸電公司運檢一分部一班班長杜憲說,“自從有了無人機巡視,時間縮短至1小時,效率最少提升了85%。而無人機機巢的使用,直接實現了在不同城市之間的遠程巡視,把車轱轆上的時間又省了出來。”
2023年,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已在主網實現了無人機自主巡檢全覆蓋,但受限于續航時間、飛行里程等問題,仍需要巡視人員到達現場,才可開展工作。公司出于種種原因綜合考慮后,大力推動無人機智能機巢的安裝和使用。無人機機巢可實現全天候無人機自主巡視工作,是無人機遠程精準起降平臺,像是一個個機場,是無人機穩固的“家”。
3月12日,在運維人員的遠程操縱下,部署在夏縣異物高發區和鄉寧兩處“重要交跨”區段的無人機機巢的艙門緩緩打開,隨后無人機從機巢艙內自動起飛,按照巡檢人員事先規劃好的航線對輸電通道進行自主巡視。二十幾分鐘后,無人機完成了本架次飛行巡檢任務后,精準返回機艙。這也標志著機巢全部功能已調試完成,山西電網無人機巡檢進入了現場無人值守“機巢時代”。
據智能調控中心主任閆宇介紹,該套機巢設備配備環境與設備狀態感知、全自動運行、系統故障自診斷以及系統異常自恢復等能力,具備低成本、小型化、高可靠性等優點,實現無人機全天候自主巡檢作業,全方位確保電網設備的安全可靠運行。
無人機智能機巢具備諸多種優勢:一是遠程實時監控,提供決策依據。高度智能化的全自動飛行系統,將線路實時畫面清晰地傳送到智能調控中心和運維人員,智能調控中心值班人員能在監視大屏前查看線路情況,提前發現通道隱患,成為遠程實時監控的“鷹眼”;二是科學設置航線,合理部署運維力量。使用無人機智能機巢可在地圖上進行設置無人機飛行航跡,也可在三維激光點云里設置無人機飛行航跡,設置完成后把飛行任務遠程航跡傳輸給無人機,開展定時任務和實時任務飛行,減少了現場運維人員的投入,切實做到科學巡視、人機結合;三是高空勘察奇兵,創新立體巡檢模式。無人機以高空視角進行全方位現場巡視,重點對大棚等異物區、線下施工等外破點以及丘陵等人員活動困難區進行空中巡查,構建“空中+地面”相結合的立體化巡檢防控模式。
為全面持續推進現代設備管理體系建設,國網山西電力將深入應用前沿科學技術,結合大數據分析、三維建模等技術手段,融合已有的可視化監控平臺、無人機自主巡檢微應用、無人機巢,集成設備管理、數據采集、數據分析、遠程控制等功能,實時掌握輸電線路工況,夯實輸電線路“立體巡檢+集中監控”模式,提升無人機自主巡檢實用化水平拓展無人機應用場景,助推電網高質量發展。
(責編:褚嘉琳)
轉載新聞來源:山西晚報
助力新型基礎測繪建設
掌握一手行業動態
中海達攜最新技術成果及行業解決方案 集中亮相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