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副其實“千里眼”!中海達無人機參與大型抗震救災演習
2021-06-22
近期,全國多地進入主汛期,地質災害進入高發期,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水平高。為深入貫徹落實政府關于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實提高政府部門間應對突發性地質災害的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置能力,全國多地紛紛開展地質災害應急演習。
近日,由內蒙古自治區應急管理廳、巴彥淖爾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守護北疆安全·2021內蒙古自治區抗震救災演習”在巴彥淖爾市舉行。共有22支隊伍、1000余人參加演習,涉及高空救援、廢墟人員搜救、應急疏散、人員安置、供電搶修和危化品泄漏處置等20余個科目,動用了無人機、直升機、生命探測儀等200余臺(套)救援裝備。其中,中海達攜無人機iFly V10以及iFlyV100參與應急救災演習,并在現場展出了無人機、RTK等產品及解決方案。
演習當日上午10點,警報在烏拉特中旗金泉工業園區響起。演習模擬烏拉特中旗某地發生6.3級地震,震中大量磚混、土木結構民房倒塌,造成人員傷亡和失蹤,醫院、公路、電力、通訊、供水、供氣等基礎設施受損嚴重,烏拉特前旗、五原縣等相鄰旗縣均不同程度受災。“災情”發生后,巴彥淖爾市迅即按照實戰指揮、實兵投送、實地展開、實際處置組織實施救援。整個救援過程緊張有序,各環節緊密相扣。
其中,此次演習模擬了烏不浪水庫大壩壩體下游出現橫向裂縫,在靠近右下角裂縫出現集中滲流現象,危及水庫大壩安全;機房供電線路出現故障,處于停電狀態。事件發生后,中海達無人機iFly V10、iFlyV100前往勘察。iFly V10無人機為垂直傾轉結構,可進行大面積數據采集,快速計算滑坡受損面積,為指揮部決策提供科學依據;iFly V100無人機能快速將災情現場畫面傳回指揮中心,直觀展現災害現場情況,為救援部署提供科學依據。
除了參與演習,中海達還在演習現場展出了iFly V10、iFly V100、iFly D6、極俠無人機、中海達小碟RTK、iRTK5X等。在現場,性能優秀的中海達產品迅速引起了在場人員的關注。
一直以來,中海達致力于自然災害監測預警技術及產品的研發與創新,還積極援助救災等。未來,中海達將繼續踐行企業公民責任,發揮中海達力量,隨時待命,為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保駕護航。
相關推薦
助力新型基礎測繪建設
掌握一手行業動態
中海達攜最新技術成果及行業解決方案 集中亮相






















頂部